找到相关内容459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

    人性论和汉代儒家的宇宙气化人性论提到了人性本体的高度,使道德理性和自然规律合而为一而成为宇宙本体,同时采取心体用论的方式说明道德与欲、情、知的体用关系。[3]   至于佛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,历来...的本体,是宇宙的普遍规律、万物的存在根据,一切万物都禀受此理以为性、以为体。万物之性虽然是“分”[66]自太极而来,但并不是分有了太极的一部分,因为每一物的性理与作为宇宙本体的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560035.html
  • 20世纪中国净土信仰的高扬

    自然规律支配。对此,佛教并不否认,倒是中国世俗反而忌讳“死”,把死视做灾难。何以知识界对此不置一词?传统的净土往生论大体由三部分构成,即生因、修法、果位。生因指“识”在净土获得新生的因缘,据唐释善导之...风云雷电等,自然科学已能作出充分的说明,并基本掌握其规律,甚至以人工复制出这些现象。因而证明了原始人类出于对这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、恐惧而想像出的风神、雷神、山神、水神等并不存在。相应,无神论也在20世纪...

   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460878.html
  • 圆瑛大师与七塔寺

    ldquo;当初只道茅长短,斫去原来地不平。”   阴阳相生,冬去春来,四季交替,时运斗转,这是世界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。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人不知鬼不觉的过程中悄然来到,又悄然离去。我们在感觉到...如来藏佛性说来作禅法的原理,同时又主张自然任运,不废日用的传统禅法,他继承了宋代大慧的看话禅,但是他也指出文字语言也不可缺少,文字是成佛之基础。但是他又认为念佛也是重要的,念佛可以普摄群机,可以带业往生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1161553.html
  • 奘译《大乘成业论》——赖耶缘起业感流转说的建立

    有本识,所以作业受果的自然规律能毫不混杂,因果井然。   “阿赖耶识受熏说”不但能疏解一般业感流转理论上的疑惑,同时亦澄清了部派学者长期以来未能会通有情生无想天,无色界天及人灭尽定的疑难。如《成业论...有亦不甚明显,而且当时世亲是以大乘唯识学者的立场来提出“赖耶缘起说”,自然宁取《解深密经》而放弃部派共许的《阿含经》了。但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,本识的思想不能不说在《阿含经》中已见端倪,故此《成唯识论》...

    王联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561684.html
  •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

    、心智、创造性。  自由是指在面临不同的可能性时,不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,而是由行动者的意志来抉择的能力。  心智是指具有良心、道德和善恶是非感,以及进行思考、谋划和表达等等理性活动的能力。  创造性是... 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  一、引言   由时空、质能、生命和心智构成的世界--过程,其未来的走向已同心智即人类发展紧密相连。自然选择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让位位于“人类选择”过程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961986.html
  • 从科学发展趋势看佛学与科学对话

    兴起  混沌一词,在传统意义上,乃古代传说在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,模糊成一团的状态,尔后,又常被用来表述模糊不分明、混乱又不可分割的状态。然而,到了近代,科学家们却发现混沌其实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,研究了解混沌便能揭示大自然现象的深层意义,混沌科学于是从一种对于过去化约自然规律的否定中兴起。  在过去,尤其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,总认为世界一切应是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律进行,而科学家们也以发现这种简单规律乃至...

    释见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064243.html
  • 佛教哲学简论

    苦、三苦、四苦、五苦、八苦诸说,最后统一为八苦。所谓八苦,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取蕴。生、老、病、死是生理上的痛苦,是一种难以克服的自然规律,怨憎会、爱别离体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...只是禁除无益的过分的欲望,并非自然的必要的需求。而且头陀行的远离世俗也是相对的,由于乞食的需要(印度佛教规定僧人不得从事生产)僧人也不得不进入村落,只是不久住一处而已。   头陀行以独自修行为主,强调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664608.html
  • “常见”与“涅槃”——提婆菩萨“涅槃”思想析义

    18所谓解脱就是设法将那肉体之内承载着苦乐因果、轮回生死,受着生灭变化的自然规律制约的灵魂“我”解放出来,摆脱过去现在业力和有漏色身肉体的束缚,与无始无终、无形无相、创造一切、统摄万物的“超上我”...一切法,一切从“自在天”生,灭而还入彼处名为涅槃;⒂、无  因论师:认为一切物“自然”而生,不从因、不从作生,名涅槃;⒃、时散论师:认为“时”(时间)是常,生一切物,所以“时”名涅槃;⒄、服水论师:...

    体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465080.html
  •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:历史、现状及意义

    自然规律的和谐性并不能证明科学规律的真理性,而恰恰表明科学规律只是一套充分优化而为众生所接受的规则而已。  “佛教与科学”社会开放之后成为一个热点问题,实际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特定信仰...佛教是殊胜的科学”。王季同、尤智表等人开启了以科学宣讲佛法之先河,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,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独特的效果。当然,他们以科学弘扬佛法,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科学家思维倾向的影响,在佛教与科学的...

    王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3865128.html
  • 汤一介:论“天人合一”

    强调“知天”(所谓掌握自然规律),只是一味用“知识”来利用自然,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,把“天”看作是征服的对象,而不知对“天”应有所敬畏,这无疑是 “科学主义”极端发展的表现。“科学主义”否定“天”的...的规律,不因“ 人”而有所改变,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为不桀亡”;另一方面“人”可以利用“天”的规律,“制天命而用之”,使之为“人”所用。苟子批评庄子说:庄子“ 蔽于天而不知人”,是说庄子只知道“天”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565543.html